寫作之因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20140213 讓我們拆解個人理財的6個錯誤概念

Chuck Jaffe
稱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經說過,規則擋住了通往成就的道路。套用在這意味著財務上,許多人之所以未能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是因為他們遵守了自己相信的個人理財“規則”。

在此前的文章中,Chuck Jaffe曾對廣受認可的四項理財規則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不少質疑。之后,筆者收到了許多投資者的來信,他們希望知道,自己采取簡單的理財策略的一些規則是否也有同樣的缺陷。

以下是讀者提問涉及的一些規則,以及對它們的討論:

1. 從總收入中拿出10%用于儲蓄

Chuck Jaffe認為,盡管許多人都把10/1作為目標,但這個更像個人理財的一個起步點,而不是一項規則。

拿去儲蓄的“正確”資金比例是難以被確定的,因為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比如資金能夠獲得的回報率,用儲蓄金開始“錢生錢”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個人生活方式。

即使儲蓄額無法達到收入的10%,但這個規則可以鼓勵人進行儲蓄的推動力。從這一點來看,這個規則比沒有規則要好,但如果你期望10%可使你安全退休,可能只會失望。

2. 保留三到六個月的薪水作為應急資金

對于許多人來說,儲蓄六個月的薪水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出于應急目的而去維持這些資金的流動性,也會犧牲一些可能回報。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理財顧問提出的建議,為非預期性事件準備的儲蓄,應該著眼于日常生活費用,而不是總收入。

從生活費用著眼,要確保應急錢能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即支付帳單,而不是彌補失去的薪金。在不同情況下,人們對應急儲蓄的需要也會有所不同,包括利用殘障保險獲得保障、獲取信貸、一位家庭成員失業帶來潛在成本、健康問題支出、汽車故障以及購買昂貴家用電器等情況。

一般人都不會遇到需要在24小時內,一次過動用六個月薪水的緊急情況。這就是為什錦許多顧問建議,除非你感覺有威脅,否則就應該將應急資金維持在最低限度,并且應該進行一些保守的、具有流動性的債券投資,以便在應急資金不夠時,為突如其來的災難留有后手。

3. 人壽保險的保障金額應該相當于目前收入的五倍

這個究竟是保險業長期以來的一種營銷手段,定還是一個可靠的標準,具體要取決於你去問那個人。


不管怎樣,這一規則建基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基于收入,而不是生活費用。

專家稱,人壽保險保障金額相當于收入五倍的規則只適用于一些情況,那些有兩個孩子,但只有一人養家的家庭。這不適用于人數多的家庭,對于那些尚未成家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浪費。與多數獲得廣泛認可的理財規則一樣,規則的適用度取決于你的個人狀況。
關于保險的實際規則應該是,對你無法承擔損失的東西做份保險。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意味著保險的保障金額要足以覆蓋按揭余額 、子女大學教育、殯葬成本,以及數年的費用(這個是一份愛,以便讓自己鐘愛的人能在情緒上恢復過來)。 

4. 三分法: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稅項,三分之一用于生活費,其余用于儲蓄。

這種策略實際上能發揮作用,不過前提是你的總收入既不算太高(否則你的開支就過度了)也不太低(那樣的話你的開支預算太小,過日子可能會很艱難)。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人很難真正將30%以上的收入用于儲蓄,因此這條規則不太可靠。

但作為參考指南,它很容易讓人記住。在實際應用中,這條規則不很精確,它的成功更有可能是來自純粹的運氣,而不是充分的考慮。

5. 在你達到退休年齡時,如果你每年的生活費控制在全部積蓄的5%以內,你就不會陷入“錢沒了,人還在”的境地。

這條規則在個人理財領域是比較新的,它的好處是能迫使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所需,然后積攢足夠的儲蓄以產生那樣的收入。

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退休后每月需要5萬美元才能過得舒適,那你就需要100萬美元的儲蓄。在保守的投資回報和合理的市場狀況條件下,你有很大的機會靠利息過活,無需動用太多本金,不過大多數財務顧問建議每年提取4%。

當然,如果你希望每年有10萬美元的收入,那你就需要儲蓄200萬美元。
這條規則的好處是,它強調了積累大量儲蓄以及不要過度花費儲蓄的必要性,但市場波動和異常開支可能令這條規則極度不準確。

此外,這條規則大體上假定退休者能夠獲得投資組合在一年中所產生的所有收益,這在市場下跌導致所有投資血本無歸的情況下不能成立,在考慮通脹、稅項和其他變量的情況下也不成立。

6. 從長遠看,股市能讓你獲得10%的年度回報。

這是對知名學者 ─ Ibbotson-Sinquefield對股市研究的一個模糊解釋。這項研究顯示,股市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0%。

問題在于,進行這項研究的伊博森(Roger Ibbotson)將近10年來一直表示,未來25至50年將不同于這項研究所針對的75年,年化回報率將更接近8%。

此外,10%這個數字包括幾個假定條件,比如較長的時間范圍(沒有活躍交易),沒有稅項和交易成本。學者可以忽略這些因素,但消費者不能。如果將稅費和其他因素考慮進來的話,長期回報率將更接近于9.5%。

另外,很多人忘記了一個事實:歷史回報率是平均數,并非年度總計。如果人們遵照這項規則(以此為期望值,將10%的回報率作為確定無疑的事,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儲蓄和退休開支決策),一旦市場達不到這個水平,他們就會驚慌失措。

(本文譯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20140211 你的投資成為垃圾的六個原因

Brett Arends ( MarketWatch)  : 
果有一種投資組合讓你可以拋之腦後,那該有多好。如果你可以將自己從市場的瘋狂中解脫出來去釣釣魚,那該有多好。

有些人——自然也包括MarketWatch的很多讀者——喜歡玩金融市場大博弈。但有些人卻希望放手讓錢為自己靜靜地賺錢。

我在這方面存在著個人利益。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和積極地撰寫有關市場的文章,這兩件事我不能同時做。將自己的投資組合與自己寫的(而且也非常正確)的東西保持距離,這是有著嚴格規定的。這意味著我必須向我的讀者提供最好的建議,而我自己卻不能採用這些建議。

我確定我也不希望承受管理投資組合的壓力。沒錯,我認為一個管理良好的投資組合能夠逐漸打敗市場。但要想如此,你需要一隻自由的手。你還需要積極地加以管理:當價格跌得太多時,你必須能夠全力買進股票、類股甚至是市場,賣出那些漲得太多的股票、類股甚至是市場。

所以,我確定我只是希望和普通人一樣,將我的錢放到那些投資後就不用再去管的投資組合中。

但當我開始考察這些投資組合時,我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

現有的所有選擇從根本上講都是有缺陷的,都是垃圾。

這包括“目標日期”基金,包括大部分理財師管理的投資組合,還包括那些你有時讀到的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最明智的投資組合”,甚至還包括指數基金。

這還沒有算上“積極管理”的失敗——事實上,大部分活躍的、選股的共同基金經理最終表現不及自己的基準。我說的還包括新的低成本產品。

這些產品為何不盡如人意?

1. 它們在地理上沒有實現分散化

看看任何一隻目標日期基金,你會發現它們持有的股票中有80%是美國股票。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約佔五分之一。美國的股票為什麼要在我的股票投資組合中佔大部分呢?

就連運營這些基金的人都知道這樣做是愚蠢的。幾年前的一次晚餐,我坐在美國最大基金公司之一所運營的目標日期基金的負責人旁邊。我問他為什麼他們幾乎所有的股票投資都是在美國。他嘆了口氣回答說,因為這是客戶想要的。

2. 它們沒有實現股票投資多樣化

你是否曾揭開這些“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表面深究其“內涵”?基金公司的營銷部門稱,它們將給予你最大程度的分散化,以華爾街的行話有時被稱為“市場投資組合”。但這都是胡說八道。這類基金中大部分都過於偏重於幾隻個股,僅僅是因為這些股票已經是最受歡迎的或最“有價值”的股票。跟踪標普500指數的一隻基金有五分之一的錢投入了僅僅10隻股票。它投資蘋果(Apple)的錢是投資Owens-Illinois的100倍。這可不能說是分散化投資。事實上,這些基金會自動更多投資更受歡迎和更時髦的股票。

有大量研究顯示,一個“相等權重”的投資組合(比如對於標普500指數每隻成分股都持有等量股票)將逐漸打敗那些嚴重偏重於某幾隻股票的投資組合。

3. 它們不懂資產配置

我厭煩了人們讓我一門心思地相信那個標準的萬靈藥,也就是“均衡”的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呸。自1982年以來,股票和債券大部分時間都雙雙走高。猜猜怎麼樣?如果股票和債券能夠雙雙上漲,那麼它們也能雙雙下跌。上世紀40年代和70年代就是這樣。那些依據簡單的“均衡投資組合”這種謬論進行投資的人損失慘重。謝謝,但我不需要。

4. 它們持有太多債券,而且是不賺錢的債券

它們的投資組合中持有太多的美國國債,太多毫無收益的短期債券——這是投資組合中的負擔。它們持有太少的零息票債券(這是防範股市崩盤的最佳保險),太少擁有良好信用的外國債券(比如挪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某些新興市場的債券)。

5. 它們沒有以一種合理的方式納入其他資產

我需要一些黃金或金礦類股嗎?木材呢?大宗商品期貨呢?自然資源類股呢?通貨膨脹保值證券呢?如果我需要大宗商品,我如何保護自己不會因費用或交易成本而蒙受損失?我知道的一件事是:投資經理弄清楚時已經太晚了。

6. 它們錯過了輕鬆賺錢的機會

比如,有大量研究顯示,相比其他股票,更便宜的“價值”股和那些“高質量”公司產生了更好的回報,它們的風險更低。根據市場心理缺陷,這極有可能是市場的一個持久特徵。給我一個利用這一理論的簡單的投資組合。

我正在尋求構建完美的“全天候”投資組合。敬請關注。

(本文譯自MarketWatch,作者Brett Arends是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