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因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基金.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基金.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pril 27, 2017

一個既神奇又低調的投資管理公司

一個既神奇又低調的投資管理公司,於美國境內銷售做到年度化回報11%,世上第13大的投資管理機構 -- Capital Group,創於1931,管理規模據超過一萬億美金,採用多級合夥人制度。

即使是紅杉創始人最早也是加入後從裡面出來的,投資方向多樣,具體風格外人實在不瞭解。


圖片搜尋結果
CG是一間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931年到今天都沒有上市,卻管理住 1.4 trillion資產,即是幾多? 大概等於相等於香港人4GDP的銀碼,全香港做4年的時間先等於他們管理的錢,投資理念是long term results,因此CG在評估投資人員在funds上的表現時所看的時間段比其他金融業公司都長。

投資部詳細的狀況我不太瞭解,於我眼中,他們講買股票不是看數字,而是看公司的管理層對利潤的追求。因此於基金界做到人棄我取,有幾多貨要幾多貨,繼而刷出一日反彈獲得10%回報。

CG比較引以為豪的兩特點
1. long tenure 這周一個老闆級的上司十年紀念日,辦公室會給她辦了一個happy hour。
CG很多人都在公司呆了五年十年直到退休的。這一部分取決於很好的薪酬福利待遇,但更重要的是公司文化鼓勵long term development,不會像很多公司一樣壓榨你。在洛杉磯八點上班,五點下班,很少加班,偶爾早走,辦公室五點半以後很少很少會還有人。大概三個市場即NYHKLNinvestment office會有一點不同,但是CGinvestment associates平均在公司的時間是七年。

而你在你公司又做了多少年? 這是很多金融業特別比不了的。

2. CollaborationCG其實很願意把自己和其他基金公司區分開來,首先是title,假如你去領英linkedin上看就會發現CG員工的title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也並看不出到底是什麼level,這為了減少公司裡的階級劃分。當然任何大型公司都一定有politicshiearchy,但是CG做很多努力不鼓勵它。CG的一個core value就是collaboration,那種不遺餘力幫助同事的collaboration,如果你表現的很自己在一邊做自己的事,manager很可能會對你不滿。



Monday, June 1, 2015

20150529 中央拉長牛市時間

今日滬指大跌6%,所謂春江水鴨先知,事前主力做中國股市的惠理基金掌舵人謝清海於前日高位套現公司股票,當時我不斷思考謝清海偷步舉動,是不是代表住後市會下挫? 結果股市用-6%解答到我疑慮。

接著我開始有點疑惑自己是不是睇錯市? 萬一是...我就要幫自己跟身邊的人做好多操作,我要停好多建議。

結果中央政府於股市暴跌1小時後(5點左右),極速發文再撐內地股市,一切意味住,第一 : 少數重量級知情者如謝清海,他們完全洞識到中央的意圖,他們以後的動作要立馬留意,第二 : 印證了中央要個市升,養大這隻前所未見的巨牛,但條件是個市不能升得太急,經過8日連升,中央要用方法控制一下。


有人問我,是不是政府安慰下人咋? 咁如果無需要,中央話之你死...反之亦然,中央接下來會動用國家機械去實現他們計劃,這個是自2008年後最興奮嘅投資機會。

新華社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5/28/c_1115442431.htm

Wednesday, May 27, 2015

20150527 PACO 精選基金組合 2015第一季

建議閱讀昔日舊文 : 20140705 PACO 精選基金組合 2014第二季


對基金G以及基金L表示失望,但由於基金G已經是東盟相關中基金表現較好的一個,所以繼續保留,而基金L就要換馬到歐洲的基金H,我始終認為美國爆發力己不如前,反而歐洲蓄勢待發。

基金A, D都是投資在美國醫療保健的公司,無論如何,由於這種行業的特性都具有壟斷性,因此繼續要吸納,除非世界末日否則我都不會放棄投資這種玩意。

中國基金B跟基金E中,我已經開始把投資核心放到B,由於基金B是集中在政策受惠的公司股票,我認為以建行在內地關系,有理由捕捉到內地的政策市。

至於印金基金C,我認為印度的實則經濟長遠如
東盟一樣需要時間爆發,有機會再一次成為基金王,因此要保留觀望。

關於黃金的基金K,我宣佈睇錯市,玩完。

Tuesday, January 27, 2015

20150127 投資基金常見的誤解(上)

  • 誤解1) 定期派息基金非穩賺 
近年比較多人問的問題就是,市面上多了一些標榜每月派息,年息率可達5%至8%左右的基金,他們覺得這些基金好像是穩賺,但真實情況是,這些基金持有的資產主要是一些環球高息股票及債券,雖然它們的派息是會高一些,但股票始終是可升可跌的資產,而高息債券的風險更會比一般投資級別的債券高,所以在市況不好時,基金內資產價值的跌幅可能會多於派息的收益。

例如一隻固定派年息5%的環球股債收息基金,在過去一年,市況沒有大升或大跌的情況下,如沒有提取利息,讓利息在基金內滾存,總回報只有2.81%,如收取利息,基金價值過去一年更跌了2.21%(圖一),所以這類基金不是穩賺的,在大跌市時風險亦不低,而投資這類基金時亦不要因為打算長線持有而不作理會

  • 誤解2) 以港元報價或仍涉外匯風險
投資者看到某隻基金有不同貨幣的版本,以為買美元或港元的版本,便可避開外匯的風險,但其實那只是用作報價的貨幣,如果基金持有的是非美元的資產,資產的價值亦會受匯率升跌的影響,例如一隻投資日本中小企的基金,雖然去年第四季日股回升,但因日圓下跌,這隻基金的美元和日圓報價的版本過去一年都跌了大約7%,如想避開外匯風險,可選擇設有外匯對沖的版本,這個版本過去一年升了3.74%(圖二)。


Monday, November 10, 2014

20141110 滬港通 : 一種手段去阻擋外國資金流入中國

如果有人問滬港通,港股會不會爆升,我會講 :



首先,滬港通是把外國資金作有管理地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容許外國資金可以更安份、有紀律地留在香港買賣(炒)中國股票。香港繼續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的「澳門」,即是黑錢運到香港,就可用各種方法變成合法可用的錢,(例如地產及大額保險投資),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境外一個叫香港的地方玩資金玩到拆天,所謂一國兩制,香港金融幾亂幾多元,至少都不會搞到政府在中國市場主權地位。

接下來,中國政府就可以對人講自己市場國際化,高調告訴一班老外投資者,他們要買A股是何等幾方便,簡單留在香港買就得,不用費勁到上海,大家買賣完又可以去老蘭消遣,聽下去多體貼外資。其實,中國財金官員早明白外國人想找機會入內地做莊,用佢地嘅高超電腦及巨額資金嚟「舞」動中國股市。

所以口說開放歡迎外資,其實桌底一隻腳就撐開佢地。

理解中國政策背後永遠要從政府管治出發,滬港通是manage外資的政策,坊間以為香港同上海加強合作是一個妄想FF。簡單講,上海要香港的交易量幫手是非常不合理,大陸人要買港股 ? 本身就是piece of cake ,內地早有路數投資港股。

人生在世,莊閒要識分,以為內地人會寒天雪地連自己衫都唔著送件衫嚟俾香港人取暖,其實佢地睇唔到背後好多事情。

作為基金經理,當滬港通實行,重新配置中港投資組合是指定動作。港股比重會被加強嗎?可能性不大。

Monday, July 28, 2014

20140728 忍不住來講講投連險


如果你私下問我賣產品,我喜歡做保險定做基金,我一定會答你,一定是保險。

首先在責任方面,工作不如買賣基金那麼繁複,如果勤力去update (不過less is better),見面不用多,都會一年見兩次來交代情況。但保險,那就簡單得多,一年可以少至一次,而且有事才跟進,不用每過一個時間交代一次,有時整個世界根本無事可說,但又要交代一下,這種服務都是要時間成本的。

第二方面,基金監管比保險嚴格很多,假設你自己完完全全跟足法例,即使我手上已經手持幾十萬的客人基金總值,我都要跟客人用接近一小時去settle基金投連的刻保程序,口水的確講到乾,而且對方的確要清楚明白。這樣做一方面是要保障客人的利益,不能隨隨便便就支取別人一筆去投資,另一方面如果日後對方有什麼不滿意,由於自己在產品知識上跟客人是處於不公平的狀況,所以不可能跟法官說我是假設他明白,而是要清清楚楚講解完整結構,如此即使對方無理,我都可以保護自己。今時今日,零售銀行已經很少賣這種產品,不是沒有用,而是一個字「煩」,他們不會想花人手做勞而少工的生意

第三是形象方面,無論你的工作幾認真,又或者多有成就,世上總有人用有色眼鏡去看人,我入行時,一開始教會跟進我的導師就問我為何去了做保險佬,哈哈,其實基金佬、保險佬兩個都不好聽,我那麼年輕,何解要叫我老哂,由於投資始終涉及風險成分,坊間有很多人用了許多不良的手法去誤導人或者講解不充分。所以形象可能踏實點以保險自居較好。

要數最為人詬病,就是關於投資單的結構,我入行時已經有若干的人數去儲此類計劃。

首先我想先用最簡單的方法令大家認識這個產品。

投資年期由最短5年到最長30年,頭18個至28個月是必定要供款,它叫最初供款戶口( 我跟客人 會叫 a account) 儲不到這張單就會當成退保,按投資年期長短去抽取一個提取費用,由於其實
這個提取比率比較高。 所以一般不會建議提前提取。

至於最初供款期完結之後,戶口就會進入一個累積供款期,累積供款有三個option :
1. 繼續供款keep住儲
2. 暫停供款,唔供住之後繼續
3. 提取b戶口價值,保留少量剩餘價值。因此這個計劃都有彈性比人提錢出來。

直到戶口到期,之前提及的18個月至30個月的a戶口就可以被完全提取。

至於費用方面,由於收費比較繁多,我會以年開支比率去跟人講,各間公司,由5年期的6.x%到30年期1.x%吧,所以我高度不建議人做5年期,一年比人扣6%,我如何跟你交代基金+8%,但實際回報只有+2%? 


好了,如果我的客人,假設我已經了解到他的期望,或者大部分都是以上車,做任何超過18, 20年的計劃都有點強人所難,原因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人為何要做一份供款三十年的投資計劃 ? 退休? 儲錢? 如果我是希望用最快速的方法上樓,我應該要預期我要多久時間上車,預期都應該會花光所有積蓄去進行這個交易,所以合理地都不應該鎖他接近兩年的積蓄,年輕人做十年至十五年的投資年期就算了,那時你不過是三十來歲,買了樓生小朋友才想退休都不遲! 

Monday, June 23, 2014

20140623 世界盃主辦國在股市上有沒有優勢

世界盃正正打得火熱,自己本來以為只有雄性動物才會半夜三更去睇波,誰不知一些女性朋友(連括女朋友)都會用各式各樣的方法留意賽事,有次打開女朋友家的電視,我正在觀看海洋動物的紀錄片,覺得十分過癮,誰不知走過來的女士問可不可以看世界盃精華,那一刻我才知世界盃不是男人獨享的玩意。

可能有人會好奇主辦國在經濟上會不會於近來特別突出? 實體經濟拖動股市表現,巴西作為今年世界盃主辦國,在賽前大家都為世界杯基建而擔心,國內很多經濟指標都令人失望,物價飆漲,彭博社報導巴西央行每週例行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將2014年GDP成長預估自1.44%下修至1.24%、2015年自1.8%降至1.73%,雙雙創下有紀錄以來新低。


再看看投資者過去壓注在主辦國的表現,由1994年到2010年,世界盃主辦國在世界盃期間以及後一年,相比global的情況其實無太明顯優勢,跑輸大市的機會都不低,要大幅跑出其實只有德國跟美國才做到,單靠這些數字,我們很難定論去說世界盃主辦國會如何拉動經濟,但幾明顯一個事實,世界盃主辦國在即年及其後一年的股市上都沒有太大優勢。

 如非特別鍾情巴西或者看好幾年後的奧運,其實應該及早抽身巴西市場,世上的市場多的是。

Monday, March 24, 2014

20140324 PACO 精選基金組合 2014第一季

一年表現(21/03/2013 - 21/03/2014)
近三個月表,20/12/2013 - 21/03/2014)


接近三個月無在這裡update基金組合,每次都想先分享其他事而不是基金,但我現實其實做了很多事。

要逐一說單一基金是不可能的,儘管美國牛市依然,但現時全球經濟依照復甦緩慢,要有令人驚豔的基金成績,只可能寄望生物科技產業,毫無疑問,基金組合中沒有一隻生物科技是一個損失。至於其他組別,不想泛泛之談,但唯一令我失望的就是飽受烏克蘭局勢影響的東歐基金,想不到爆出克里米亞危機,成為三個月表演中最差的「陀衰家」,出人意料的走勢令許多投資者感到驚訝,東歐基金會繼續走低的風險依然很高。

短線狀況往往備受關注,但對多數投資者來說,更重要的問題卻是長線。

或者三個月後,我會先考慮賣出估值超過30%的美國基金,反而再買回歐洲及新興市場的基金,似乎未有跡象顯示加息會做到市場恐慌,但重注美國市場不是上策。

華爾街有句老話:直到最后一名看跌者也變成了看漲者,牛市才會結束。

今時今日依然有很多在場外觀望,市場依然有很多投資者對未來不是太樂觀,這隻牛會繼續成長下去,但可以見到這隻牛未正式成型,所以極有望刷新最長牛市紀錄,但依然要對市場有一個

Saturday, March 8, 2014

20140308 首要不輸錢以及長期投資

畢非德的上市旗艦巴郡公布去年業績,每股賬面值只上升18.2%,較標普500指數的32.4%的升幅為低;同時,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大賺55億美元,重奪史上最賺錢的基金寶座。是不是代表索羅斯優於畢非德?但又為何畢非德的財富較多?他們連同畢非德的老師格拉罕(Benjamin Graham),到底誰才是最成功的投資者?
格拉罕是價值投資之父,主張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來找出企業的內在價值。投資的要訣就是買入價格遠低於價值的股票(格拉罕第一個提出安全邊際學說〔Margin of Safety〕),如用5元買到賬面值10元的股份,然後等待市場糾正錯誤時獲利。
風格不同 首要不輸錢
同是價值投資派,畢非德更能自出機杼。護城河理念(Unbreakable moats)是畢非德對Margin of safety的詮釋,可口可樂和吉列剃刀便是顯例。索羅斯的投資主軸是自反性(reflexivity)概念。一般情況下,市場是理性運作的,但市場終歸是由人所組成,而人的反應與行為卻是無法預測的。當市場的理性運作與人的期望出現自反性(相互影響),便會形成泡沫。
三位投資大師的風格好像各有不同,但至少有兩個特徵是相同的。首先是千萬不要輸錢。從1969年到2000年,索羅斯每年都能錄得正回報,年均增長達31%。從1965年到2013年,畢非德只有兩年虧錢,年均增長亦有19.7%。
虧損是複利增長(Compound Interest)的最大敵人。連升三年每年10%和先升兩年20%再倒退10%,兩者孰佳?答案是前者上升33.1%而後者只上升29.6%,3.5%好像不多,但三十年滾存下來,前者的回報將達16倍而後者只有約12倍。
格拉罕指出,無風險的利潤是最好的利潤(低風險不代表低回報),投資者不能靠莽撞來投資,而是應該靠理性來投資。世人多認為索羅斯是投機,但其實他較任何人都要小心謹慎。畢非德的金句:「Rule no.1, don't lose money. Rule no.2, don't forget rule no1.」
其二是長期投資。索羅斯可追蹤的投資年期達31年,畢非德的可追蹤的投資年期更達48年(格拉罕的未見有仔細記載)。回報好是一回事,但也要時間積累才能致富。巴郡48年的年均回報約19.7%,較標普500指數的9.8%高出10個百分點,48年過後,其總回報是多少(提示:標指上升近88倍)?答案是5600倍。小數點前後的微細不同通過時間積累會產生巨大差異。
投資是一生的事業
畢非德的財富較多,那麼其投資技巧要比索羅斯好?非也,單純以回報率計,索羅斯的年均回報其實更高。那為何畢非德的財富較多?那是因為畢非德長期做「槓桿」,巴郡最主要的業務其實是保險。客戶付出保費而保險公司未償付之前,這筆不屬於保險公司而現在為其所用的便是浮存金(float)。一般保險公司是買債(債券)還債,畢非德則是買股還債。畢非德除了是投資家,也是生意人。這筆低成本的資金讓畢非德的投資回報燒得更為暢旺。
格拉罕的核心理念是買平貨,煤氣(003)從1987至2012年25年間總回報(包括股息)64倍。盈利連年增長,不要說5倍市盈率,要用10倍市盈率買到也近乎不可能。在證券分析漸普及的現代,要找到絕對的便宜貨並不容易。還有沒有符合畢非德護城河理論的股份?天然氣和一些環保公用股份具有千里馬的條件 (政府決心改善污染是市場,牌照不易取則為其護城河)。至於科網泡沫的高位拐點在哪?相信要索羅斯這等大師才能準確把握。(但現在才加入則肯定太遲!
索羅斯的回報率較高,那麼是不是較畢非德更值得學?這取決於你的投資取態。畢非德喜歡有深闊護城河保護的優質企業,索羅斯則是從一個泡沫跳到另一個泡沫,一項資產類別跳到另一項,每月甚至每日都在思考和尋找下一個泡沫,所花的時間和精神要多很多。
投資的目的在於豐富你的生活,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投資組合的奴隸,成功投資的付出是多方面的(所以彼得林治決定辭工回歸家庭)。投資是個人性格的延續,哪一種最適合自己,請君捫心三問。

郝承林 信報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20140225 一名中國基金的分析員的告白

在中環的某某翠華,我跟一個在私募基金任職分析員的朋友見面,一方面幫客收風,另一方面要跟他聚聚舊。

我們由他的CFA考試說起,再談到大家的生活近況,再到未來一兩年的大市,跟三個月前他的語調差不多,中國的整個市場都不會有太大的驚喜,不過由於他們的基金方針是炒股不炒市的,他提出一個幾新穎的想法,那怕是恆生指數再高,都只能反映它保含的股票以及版塊做好,跟他們看好的股票表現沒有一個太大的相關性。

PACO : 按你們基金看法,如何看未來的中國GDP增長?
分析員 : 我們有出發到北京、上海等地,當地人員表示中國的領導人已經無法再用他們的環境污染來換取GDP的高速增長,國民的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一直被政府犧牲去換取10%的經濟增長,今天他們已經下定決定要由出口主導的經濟轉型到消費主導的經濟。因此過去保八的方針不再會是中國政策的重點,所以保七穩八就可以。

PACO: 因此按中國的國家型勢,未來的具投資前境會是醫療跟環保相關的服份嗎?
分析員:對,過去我考察了不少具有環保的概念的公司,如做淨水廠的公司,他們搵好多錢,近幾年的股價是以斜線的增長。(難怪你們基金表現那麼好)

PACO: 以目前的某些股票而言(我舉了幾隻自己看好的公司),什麼決定一間公司有利可圖? 是因為公司本身業務還是董事?
分析員 : 投資最重要是看人,無論是基金或者是股票,最靈魂的都是負責人。你看馬化騰、雷軍旗下公司就知道。

PACO: 對,你又如何看我們保險公司的產品?
分析員:你們保險公司的危疾人壽及醫療等保險都好出色,但假如要搵大錢,你們的基金會傾向穩定,因為基金公司的收入是看performance fee(中譯:績效費)以及管理費(中譯:管理費),能夠入得保險公司的基金平臺,其fund size有一定水平,他們不用跟你年年追求幾十%的回報,只要有正回報靚靚仔仔就可以,但又不會有差的表現,所以好穩定,不過當然最重要是要去看基金經理本人。

聽完他一番話之後,對我未來投資及會見客人都有好大啟發,不論中國經濟是不是如他所指,而醫療跟環保的市場是不是會扶搖直上,一間公司的前境絕對是看「人」。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20140213 讓我們拆解個人理財的6個錯誤概念

Chuck Jaffe
稱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經說過,規則擋住了通往成就的道路。套用在這意味著財務上,許多人之所以未能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是因為他們遵守了自己相信的個人理財“規則”。

在此前的文章中,Chuck Jaffe曾對廣受認可的四項理財規則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不少質疑。之后,筆者收到了許多投資者的來信,他們希望知道,自己采取簡單的理財策略的一些規則是否也有同樣的缺陷。

以下是讀者提問涉及的一些規則,以及對它們的討論:

1. 從總收入中拿出10%用于儲蓄

Chuck Jaffe認為,盡管許多人都把10/1作為目標,但這個更像個人理財的一個起步點,而不是一項規則。

拿去儲蓄的“正確”資金比例是難以被確定的,因為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比如資金能夠獲得的回報率,用儲蓄金開始“錢生錢”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個人生活方式。

即使儲蓄額無法達到收入的10%,但這個規則可以鼓勵人進行儲蓄的推動力。從這一點來看,這個規則比沒有規則要好,但如果你期望10%可使你安全退休,可能只會失望。

2. 保留三到六個月的薪水作為應急資金

對于許多人來說,儲蓄六個月的薪水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出于應急目的而去維持這些資金的流動性,也會犧牲一些可能回報。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理財顧問提出的建議,為非預期性事件準備的儲蓄,應該著眼于日常生活費用,而不是總收入。

從生活費用著眼,要確保應急錢能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即支付帳單,而不是彌補失去的薪金。在不同情況下,人們對應急儲蓄的需要也會有所不同,包括利用殘障保險獲得保障、獲取信貸、一位家庭成員失業帶來潛在成本、健康問題支出、汽車故障以及購買昂貴家用電器等情況。

一般人都不會遇到需要在24小時內,一次過動用六個月薪水的緊急情況。這就是為什錦許多顧問建議,除非你感覺有威脅,否則就應該將應急資金維持在最低限度,并且應該進行一些保守的、具有流動性的債券投資,以便在應急資金不夠時,為突如其來的災難留有后手。

3. 人壽保險的保障金額應該相當于目前收入的五倍

這個究竟是保險業長期以來的一種營銷手段,定還是一個可靠的標準,具體要取決於你去問那個人。


不管怎樣,這一規則建基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基于收入,而不是生活費用。

專家稱,人壽保險保障金額相當于收入五倍的規則只適用于一些情況,那些有兩個孩子,但只有一人養家的家庭。這不適用于人數多的家庭,對于那些尚未成家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浪費。與多數獲得廣泛認可的理財規則一樣,規則的適用度取決于你的個人狀況。
關于保險的實際規則應該是,對你無法承擔損失的東西做份保險。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意味著保險的保障金額要足以覆蓋按揭余額 、子女大學教育、殯葬成本,以及數年的費用(這個是一份愛,以便讓自己鐘愛的人能在情緒上恢復過來)。 

4. 三分法: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稅項,三分之一用于生活費,其余用于儲蓄。

這種策略實際上能發揮作用,不過前提是你的總收入既不算太高(否則你的開支就過度了)也不太低(那樣的話你的開支預算太小,過日子可能會很艱難)。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人很難真正將30%以上的收入用于儲蓄,因此這條規則不太可靠。

但作為參考指南,它很容易讓人記住。在實際應用中,這條規則不很精確,它的成功更有可能是來自純粹的運氣,而不是充分的考慮。

5. 在你達到退休年齡時,如果你每年的生活費控制在全部積蓄的5%以內,你就不會陷入“錢沒了,人還在”的境地。

這條規則在個人理財領域是比較新的,它的好處是能迫使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所需,然后積攢足夠的儲蓄以產生那樣的收入。

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退休后每月需要5萬美元才能過得舒適,那你就需要100萬美元的儲蓄。在保守的投資回報和合理的市場狀況條件下,你有很大的機會靠利息過活,無需動用太多本金,不過大多數財務顧問建議每年提取4%。

當然,如果你希望每年有10萬美元的收入,那你就需要儲蓄200萬美元。
這條規則的好處是,它強調了積累大量儲蓄以及不要過度花費儲蓄的必要性,但市場波動和異常開支可能令這條規則極度不準確。

此外,這條規則大體上假定退休者能夠獲得投資組合在一年中所產生的所有收益,這在市場下跌導致所有投資血本無歸的情況下不能成立,在考慮通脹、稅項和其他變量的情況下也不成立。

6. 從長遠看,股市能讓你獲得10%的年度回報。

這是對知名學者 ─ Ibbotson-Sinquefield對股市研究的一個模糊解釋。這項研究顯示,股市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0%。

問題在于,進行這項研究的伊博森(Roger Ibbotson)將近10年來一直表示,未來25至50年將不同于這項研究所針對的75年,年化回報率將更接近8%。

此外,10%這個數字包括幾個假定條件,比如較長的時間范圍(沒有活躍交易),沒有稅項和交易成本。學者可以忽略這些因素,但消費者不能。如果將稅費和其他因素考慮進來的話,長期回報率將更接近于9.5%。

另外,很多人忘記了一個事實:歷史回報率是平均數,并非年度總計。如果人們遵照這項規則(以此為期望值,將10%的回報率作為確定無疑的事,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儲蓄和退休開支決策),一旦市場達不到這個水平,他們就會驚慌失措。

(本文譯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20140211 你的投資成為垃圾的六個原因

Brett Arends ( MarketWatch)  : 
果有一種投資組合讓你可以拋之腦後,那該有多好。如果你可以將自己從市場的瘋狂中解脫出來去釣釣魚,那該有多好。

有些人——自然也包括MarketWatch的很多讀者——喜歡玩金融市場大博弈。但有些人卻希望放手讓錢為自己靜靜地賺錢。

我在這方面存在著個人利益。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和積極地撰寫有關市場的文章,這兩件事我不能同時做。將自己的投資組合與自己寫的(而且也非常正確)的東西保持距離,這是有著嚴格規定的。這意味著我必須向我的讀者提供最好的建議,而我自己卻不能採用這些建議。

我確定我也不希望承受管理投資組合的壓力。沒錯,我認為一個管理良好的投資組合能夠逐漸打敗市場。但要想如此,你需要一隻自由的手。你還需要積極地加以管理:當價格跌得太多時,你必須能夠全力買進股票、類股甚至是市場,賣出那些漲得太多的股票、類股甚至是市場。

所以,我確定我只是希望和普通人一樣,將我的錢放到那些投資後就不用再去管的投資組合中。

但當我開始考察這些投資組合時,我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

現有的所有選擇從根本上講都是有缺陷的,都是垃圾。

這包括“目標日期”基金,包括大部分理財師管理的投資組合,還包括那些你有時讀到的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最明智的投資組合”,甚至還包括指數基金。

這還沒有算上“積極管理”的失敗——事實上,大部分活躍的、選股的共同基金經理最終表現不及自己的基準。我說的還包括新的低成本產品。

這些產品為何不盡如人意?

1. 它們在地理上沒有實現分散化

看看任何一隻目標日期基金,你會發現它們持有的股票中有80%是美國股票。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約佔五分之一。美國的股票為什麼要在我的股票投資組合中佔大部分呢?

就連運營這些基金的人都知道這樣做是愚蠢的。幾年前的一次晚餐,我坐在美國最大基金公司之一所運營的目標日期基金的負責人旁邊。我問他為什麼他們幾乎所有的股票投資都是在美國。他嘆了口氣回答說,因為這是客戶想要的。

2. 它們沒有實現股票投資多樣化

你是否曾揭開這些“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表面深究其“內涵”?基金公司的營銷部門稱,它們將給予你最大程度的分散化,以華爾街的行話有時被稱為“市場投資組合”。但這都是胡說八道。這類基金中大部分都過於偏重於幾隻個股,僅僅是因為這些股票已經是最受歡迎的或最“有價值”的股票。跟踪標普500指數的一隻基金有五分之一的錢投入了僅僅10隻股票。它投資蘋果(Apple)的錢是投資Owens-Illinois的100倍。這可不能說是分散化投資。事實上,這些基金會自動更多投資更受歡迎和更時髦的股票。

有大量研究顯示,一個“相等權重”的投資組合(比如對於標普500指數每隻成分股都持有等量股票)將逐漸打敗那些嚴重偏重於某幾隻股票的投資組合。

3. 它們不懂資產配置

我厭煩了人們讓我一門心思地相信那個標準的萬靈藥,也就是“均衡”的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呸。自1982年以來,股票和債券大部分時間都雙雙走高。猜猜怎麼樣?如果股票和債券能夠雙雙上漲,那麼它們也能雙雙下跌。上世紀40年代和70年代就是這樣。那些依據簡單的“均衡投資組合”這種謬論進行投資的人損失慘重。謝謝,但我不需要。

4. 它們持有太多債券,而且是不賺錢的債券

它們的投資組合中持有太多的美國國債,太多毫無收益的短期債券——這是投資組合中的負擔。它們持有太少的零息票債券(這是防範股市崩盤的最佳保險),太少擁有良好信用的外國債券(比如挪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某些新興市場的債券)。

5. 它們沒有以一種合理的方式納入其他資產

我需要一些黃金或金礦類股嗎?木材呢?大宗商品期貨呢?自然資源類股呢?通貨膨脹保值證券呢?如果我需要大宗商品,我如何保護自己不會因費用或交易成本而蒙受損失?我知道的一件事是:投資經理弄清楚時已經太晚了。

6. 它們錯過了輕鬆賺錢的機會

比如,有大量研究顯示,相比其他股票,更便宜的“價值”股和那些“高質量”公司產生了更好的回報,它們的風險更低。根據市場心理缺陷,這極有可能是市場的一個持久特徵。給我一個利用這一理論的簡單的投資組合。

我正在尋求構建完美的“全天候”投資組合。敬請關注。

(本文譯自MarketWatch,作者Brett Arends是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

Tuesday, January 28, 2014

20140128 Paco 基金投資組合 - 2014年一月 新興市場的震盪














說說市況,似乎世界近期除了中東的市場之外,各地的風險日漸被投資者顯現,特別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可以在如此惡劣市況或下依然如常獲利,除非放入到一些現時熱門的基金,否則很少可以有優秀的操作。

無論如何,市況下跌意味住後來入市的機會,但不是每個市場都值得放錢入去。

-----------------------------------------------------------------------------------------
投資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解釋是:增長。故事里說,這個國家的經濟正在以比發達國家快得多的速度增長,因此這里的股市應該產生更多的回報,雖然有(呃……)波動。人們被勸說去抓住繁榮的時機。這種觀點在華爾街被不斷重復、廣泛傳播,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了“咒語”。然而,背后并沒有證據支持,不管是理論上的證據,還是實踐上的證據。

來自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和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教授們,以及來自MSCI Barra的研究人員,全都研究過一國經濟增長和該國股市回報率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發現是:兩者之間沒有關聯。


像新興市場這種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為什么不能產生更高的回報?法國興業銀行駐倫敦的定量策略師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在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解釋說,一個主要原因是,今年大熱的市場中的股票通常價格都過高了。熱錢已經流入,將價格推高到不合理的程度。

西方投資者面臨一個日漸嚴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資產變得相互關聯。股票、債券、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和農田——它們的動向越來越趨同。在年頭好的時候這是大好事,但在市場下跌時就成了問題。

發展中市場提供了投資于不關聯資產的罕有機會。市場越小、風險越高,其關聯度就越低。影響法國股市下周動向的因素也同樣影響著華爾街。但福里多尼亞市場有其自己的步調,原因正是由于該國剛剛興起的經濟被國內發展所主導。因此,2012年前三個季度阿根廷股市飆升,而同時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股市卻因為阿總統基什內爾(Cristina Kirchner)的政策變動而大跌。

雖然發展中國家股票市場通常在人氣高起來之后價格會過高,但反之亦然。2007年底,新興市場正火爆時,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和拉丁美洲的股票通常比發達國家的同類股票更貴——依據每股收益或凈資產價值計算。到了2013年底,隨著新興市場一落千丈,不再受人追捧,這里的股票通常比發達國家更低廉。

在新興市場方面,由于相關的分析通常很少,人們對其股票的研究也不如西方,因此這話或許有幾分道理。1990年以來的研究發現,新興市場投資者受益于投資質量更好、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價值股”,即就股息、每股收益和凈資產價值而言價格不高的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拉普索恩發現,從2000到2009年,這種策略的整體回報更高,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波動性。

Monday, January 20, 2014

20140120 人民幣吸引好「息」之徒


剛同一個中產senior食飯,由上年開始我這個 junior就一直跟進佢的財務。
我跟佢透露現時銀行的人民幣定存一年期有3%回報,再加人民幣上去年升值2.9%; 過去10年人民幣又升34%,可以考慮把部分cash 搬入去,一年平均都有5%息口,大部分銀行入場門檻僅兩萬

儘管得悉公司有一個5年期的人民幣定存,但未必符合對方期望,所以都是建議她去銀行那裡做。

結果佢打算回公司開支票,打算存款到銀行裡。

Sunday, November 17, 2013

20131117 Paco 基金投資組合 - 2013年十一月(一周年) 現在適宜貪婪多於恐懼




一年前,我嘗試把自己的投資組合公開出來了,這的確是一個幾好的方法去監測自己成績以及工作,如果做不好會很掉臉。今次更新是剛好一週年,令我感到喜悅的是,我的基金組合得到一個15%增長,如果先不扣除任何本身計劃的收費(視乎計劃年期2%-5%),勉強符合我預期一年12%以上的目標。

放棄債券基金,投身股票基金
由於年輕,靈活性一定優勝過中年要面對退休的客人,既然確定了復甦是大方向,更應該投資在前景的市場
一年之中,的確曾經改變了策略,放棄債券基金,全部分配去股票基金,在這個低利率、低股價的環境下,債券成為一個回報不高,純作parking暫存的地方,略為好過放接近無息的銀行,事實上要有高回報的收益,其風險可以比股票更高,因為高息口的債券,都會是高風險的政府公債或者公司債,財務健康上比較差,如果一家公司或者國家出現違約,我們可以看到債券的利率會大幅攀升,相對所支付的利息都會較高,因此「垃圾債券」要用較高利息去吸引投資人,這令我好不安。既然利率遲早會上升,始終不宜放在債券市場上。

既然我明知各地股市都會一點一點爬上來,我不明白有什麼理由要在廿來歲去買債券。

現在適宜貪婪多於恐懼

過去5年,由金融海嘯開始,我們留意到今年持續整年的漲勢表明,部分聰明的投資者已經回歸,但數據反應其中金額還未到08年之前,大多數人恐懼的時間都持續很長時間。在這之前,遲到的他們已經錯過了大部分的漲勢。我只能說在,2013年是貪婪多於恐懼的年份,而且接著一段較長時間都適合去貪婪。

Wednesday, September 4, 2013

20130903 MPF要明白的兩三事

我身邊的人開始愈來愈多人問及我MPF的問題,我希望用這個文章可以解釋一個源由及關於一些坊間意見。

關於Mpf兩三事,當年政府推行強積金是有一段故仔,由於香港行高地價政策,好依頼間接稅作為香港稅收開支,同時香港是不會輕易加大家的個人薪俸稅,想想香港的薪俸稅只是16%,遠低於其他福利較好的國家(40%起跳),
事實上早於1966年政府經已開始考慮MPF的可行性。

當事人考慮到香港人的福利不能依靠一個稅基那麼窄的政府,所以參考其他國家的強積金計劃,協助大家退休之後老有所依,以及減輕政府未來的負擔,他們的研究發現把香港人收集起來是不划算的,一定要進行投資才能確保追通脹以及增值,而且基金表現本身是長遠走好,又可以做到投資學上方面一個叫平均成本法,所以聽取專家說決定讓市民的部分收入作為長遠的投資,本意其實是利民的

然而市場使用者即是大家都是批評強積金多,從來無人會去讚賞MPF,其實暫時來講,大家都是針對回報不理想,以及
行政費高。我全部都同意而且都認為政府無去好好教育市民而作出強制性安排,第一,由2000年開始,我們的投資市場都風高浪急,特別是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令到好多人MPF價值跌破供款額,所以當時大家收到由強積金公司發出的信,大家可能看看就搖搖頭,根本無眼睇,怪自己不彩生於香港。
首先,但mpf回報不理想不是有一個必然性,mpf的基金經理都是過五關斬六將的專業人士,他們都會想揚名立萬,不會成為千古罪人。但問題只是,大家近幾年主要有信心投資的市場都表現都好差,可能只有個別的市場才有顯著的突破,但市場好奇怪架,當你對那個市場開始有信心,一般而言它表現就會走樣,而大圍對那個市場失去信心,那個市場接下來就會令大家跌眼鏡,當中有原因,有機會再detail share,但不是一般人接受的概念。

但關於回報,我可以總括一點,mpf暫時輸錢的機會大過
贏的機會,但未來當經濟復甦完畢,無理由情況不會比現在更加樂觀。
第二,
行政費高只是相對其他國家的標準
但這個的確可以理解,始終香港在這方面是起步較遲,既然香港的pool那麼細,有些成本又是固定的,成本一定佔的百分比一個較高的水平。所以隨著MPF 的POOL愈來愈大,以及市場愈來愈開放,這個
行政費一定愈來愈低。

到我立場,強積金只能夠幫助一個人退休的三分一的開支,在香港閣下供的mpf,實在很有限,如果計算自己每年5%的收入再加你老闆的5%,其實一年只是儲10%,你工作三十年,其實只是強制儲了3年的收入,那麼三年的收入可以幫到退休後(60-65歲)的生活有幾多?  這個交由你自己去解答,而你交稅只是16%,政府其實把理財的責任好彈性地交托予我們,我們是善用這個
彈性?還是濫用了這個彈性?

Sunday, August 25, 2013

20130825 Paco 基金投資組合 - 2013年八月


Have a short review first : the global market suffer a series of negative news from US. Obviously, the capital is going out from New emerging like East Asia to Mature market. the process is on going.

So if you were new coming investor, what market you want to invest more? Follow the capital flow?  Just Sit? Or add more in the market you hold? My version...depend on what type of investor you are.

If we are looking for a short term return. Surely, Mature market is a favor choice for coming fews months even these two year. But who knows when does the cows die. Moreover, In this period , I can not draw money from the account. For the long term, no one deny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path in East Asia is still very positive. Many country are copying the development modern of China. The money would go back to good market at the end.

The sense of Making profit can be easy to understand but different to carry out.  Of coz, the first requirement is to seek a market with good prospect. How about East Asia, Japan ,East Euro or even China? I dun know. I would not give any explanation since I can point out specific market to the public.

The second thing is to keep invest in those fund. I must say, Perhaps it can not maintain a positive return rate for a while. let say one year. but the rebound is very significant after the dark time. However .... not many ppl is willing to take the risk and do it with a discipline. It is the different between Advance investor and layman .

That why so much fear in the year of the 2008. Many investor surrender their investment policy. the result to do this is BIG LOSS. So dun fear toward the frustrated market. You would be fine.

If the market has no frustrated, why not we put our hard-earn into bank or saving plan? Therefore, Frustrated is a must to be accept if we want to use invest to make the money work for you.

10% year return is no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nemy is the charge of fund(2.x%-5.x% of year, depend on the plan how long you pick), but the fear from your mind!

If you can fight with the our fear toward market frustration. Perhaps, you dun need PACO to help u. Try invest your money on the stock market. Let's see the result after 2years.

Friday, July 26, 2013

20130726 Paco 基金投資組合 - 2013年七月


上個月跌緊0.09%,今個月又上返13.45%,中間做了兩個動作。

1. 放棄債市,其單位換入日本中小型公司基金,看好日本經濟措施,按歷史表現,預期20-30%升幅。
2. 往後不再買債,換上前一兩年跌到殘的東歐市場,資料反映資金走向盧布,利好俄羅斯市場。

In the market ,nothing can be guarantee. 唯有可以保證的只有 following service。
我時刻提醒自己在與客人會談中,永遠避免誇大其詞,不論是投資還是保險產品,因為無人會喜歡自己預期的人生計劃有所出入。

Monday, June 24, 2013

20130624 Paco 基金投資組合 - 2013年六月

2013年6月16日基金表現

2013年6月21日基金表現
從兩個圖可見,PACO基金表現愈跌愈有,由上兩個月平均回報由10%去到今日負百分比,其實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可以說全球因為美國退市,任何一個市場都正在經歷下降軌道,即使是迎年表現最「靚仔」的債市,描述性的事不說,基金連繫到股市,跟據由IFC得來消息,未來股市依照如我半年前所預測,情況會是差到你唔信,舉例恆指在兩個月內由23000可以去返20000點,之後仲有無得跌? 短期會尋底但反彈一下,之後會繼續下行,暫時未知什麼位置,但20000點絕對不會係全年低位。

那麼,為何值得我還仲放錢落去,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 (湯姆歷險記作者) 曾在作品中幽了自己一默。他說:「10月,是炒股的高危月份。其他危險的月份包括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及2月。」即使強如i bank神級trader,他的精靈球都會失靈,而且是錯方向,PACO在year 3時因為睇錯市,在恆指輸了二千點,由開始時200%家底(投機所以番倍了),結果total lost,當然我當時玩的是牛熊證,風險跟基金投資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股市波斯動,牛頓遂有以下的名言:「我能計算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預料人類的瘋狂。」

曹仁超常說散戶在股海的命運100個只有7個賺錢,18個平手,75個輸錢離場。何解﹖又是我們重溫一下投資真理的好時候了。

投資真理(一):時間而非時機 信報做了個研究,近日樓、股齊升,買樓好,還是買地產股好呢﹖以太古城為例,若你於2003年低位買入,至今年10月,升值200%;倘若你當年買入新鴻基地產股票 (016),並持有至今年10月,回報是280%。

拉長一點時間來看看吧!20年前太古城約$1,000左右一呎,20年後升幅7倍多。但相比20年前,新地股價升幅達19倍。時間長的話,股票回報比物業還高。但我們很少聽到有人買地產股賺大錢。反而,很多人因買物業而資產翻了幾番。施永青說得好:「香港人買樓,一住便十年八載,不會太快賣掉。但股票太易賣了,升了20%就走,哪有耐性hold住10多20年呢﹖」

原來太易買賣導致投資時間太短,反而令我們賺得不多。

投資真理(二):資產配置更重要 1986年,美國一群學者發表了一篇論文,叫「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他們研究了91個美國大型退休基金的表現,發現影響基金回報的關鍵因素當中,91%來自資產分佈 (Asset Allocation)、4%來自揀股 (Selection)、只有1.8%來自時機 (Timing)。

原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時機,就是「何時入市好、何時出市好」,只佔回報當中的1.8%,幹嗎要為它而茶飯不思呢﹖更何況根本無人能做到凡低市入、凡高市出。

論文中又指出,以標普500的27年市況為例,發現投資5年以上的話,風險接近零。一再引證,時間的重要性。

投資真理(三):平均買入法的奧妙 你可能都聽過平均買入法,就是定時定額、有紀律地長時間買入,於是市況波動時,少買貴貨、多買平貨。去年金融海嘯,大家都以當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來比,我們就看看杜指1929年至1959年的情況吧!

原來,倘若你在1929年8月投資了一筆款項到杜指成份基金中,跟著被嚇怕了,不敢再入市,結果,你的錢要在25年後,也就是1954年8月,才能打個和。

但是,若果你在1929年8月投資$1,000到杜指,跟著仍每月供款$1,000,從不間斷,到了1934年11月,你的本金已全部回來,雖然都要5年零3個月,但總比25年短很多。若果你繼續下去,9個月後,也就是1935年8月,你的$73,000本金,就變成了$90,984,足足有24.6%回報。所以,不要少看這個簡單的平均成本法。

投資真理(四):心魔 債券之王格羅斯 (Bill Gross)有過這樣的經歷:大學4年級時,他讀了本書,學會了一些在賭桌中大勝的小技。於是他跑到拉斯維加斯去,在那裡4個月,他把US$200變成US$10,000,賺了50倍。若果是你,會繼續下去嗎﹖但他say NO!他告訴自己:mind your devil inside。此後他常把這句說話掛在口邊:「在實踐投資中,必須提防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提防自己。」

結語: 建議大家,做投資之前,最好做好風險管理。所謂風險,有投機風險 (Speculative Risk) 及純風險 (Pure Risk)。前者要靠剛才建議你們的策略,有紀律地,用平均買入方式作長時間的資產分配。後者則要透過保險,避免你的資產因一個大病、或不慎搭錯升降機,無端要挖筆錢去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