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市況,似乎世界近期除了中東的市場之外,各地的風險日漸被投資者顯現,特別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可以在如此惡劣市況或下依然如常獲利,除非放入到一些現時熱門的基金,否則很少可以有優秀的操作。
無論如何,市況下跌意味住後來入市的機會,但不是每個市場都值得放錢入去。
-----------------------------------------------------------------------------------------
投資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解釋是:增長。故事里說,這個國家的經濟正在以比發達國家快得多的速度增長,因此這里的股市應該產生更多的回報,雖然有(呃……)波動。人們被勸說去抓住繁榮的時機。這種觀點在華爾街被不斷重復、廣泛傳播,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了“咒語”。然而,背后并沒有證據支持,不管是理論上的證據,還是實踐上的證據。來自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和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教授們,以及來自MSCI Barra的研究人員,全都研究過一國經濟增長和該國股市回報率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發現是:兩者之間沒有關聯。
像新興市場這種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為什么不能產生更高的回報?法國興業銀行駐倫敦的定量策略師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在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解釋說,一個主要原因是,今年大熱的市場中的股票通常價格都過高了。熱錢已經流入,將價格推高到不合理的程度。
西方投資者面臨一個日漸嚴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資產變得相互關聯。股票、債券、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和農田——它們的動向越來越趨同。在年頭好的時候這是大好事,但在市場下跌時就成了問題。
發展中市場提供了投資于不關聯資產的罕有機會。市場越小、風險越高,其關聯度就越低。影響法國股市下周動向的因素也同樣影響著華爾街。但福里多尼亞市場有其自己的步調,原因正是由于該國剛剛興起的經濟被國內發展所主導。因此,2012年前三個季度阿根廷股市飆升,而同時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股市卻因為阿總統基什內爾(Cristina Kirchner)的政策變動而大跌。
雖然發展中國家股票市場通常在人氣高起來之后價格會過高,但反之亦然。2007年底,新興市場正火爆時,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和拉丁美洲的股票通常比發達國家的同類股票更貴——依據每股收益或凈資產價值計算。到了2013年底,隨著新興市場一落千丈,不再受人追捧,這里的股票通常比發達國家更低廉。
在新興市場方面,由于相關的分析通常很少,人們對其股票的研究也不如西方,因此這話或許有幾分道理。1990年以來的研究發現,新興市場投資者受益于投資質量更好、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價值股”,即就股息、每股收益和凈資產價值而言價格不高的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拉普索恩發現,從2000到2009年,這種策略的整體回報更高,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波動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