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因


Saturday, January 24, 2015

20150124 落空

買賣理財產品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市場,整個市場非常開放,潛在交易的對象很多,只要是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客人,但同時競爭對手都更多,而且不是人人會有興趣,那麼理財機構如何去吸引人去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答案主要都是金錢回報,我不相信從事這個行業大多數的人都果真熱心到一個地步可以免費無條件幫人。每一份理財產品都是純利很高的交易,任何理財產品如保險及儲蓄產品,所有的價錢都會被mark up好一定的百分比(未去到三位數字)。

既然當中純利很高,每個人當然會想交易成功,從而賺取可觀的報酬。因此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去爭取生意,我研究過,一些資深的人其實不會介意一些細case,說起上來一年保費可能不及一兩萬港元放在他們面前根本可以說是前菜,反過來他們當然會著緊一年幾十萬至上百萬保費的客人,這是人之常情,工作到他們的年資,沒有太多人還可以抱有入行時香港話齋「膽正命平」的熱誠。

俗語講「失望只因有期望」,相信無人會因為得不到一張單而高興,過去的經驗,我對每個人都有比人預期高的期望,我不會期望那個回報,但我需要回應,情況就等同女人要男人作出承諾,即使無相應靠譜的行徑都可以,因此當案件去到不了了之(一般都是不成熟人去躲避)、實在無法滿足對方要求,我就會有落空下墮的感覺。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閱讀折解自己的感覺,什麼閱讀...其實都是去多次細味,例如我需要搞清楚的第一個問題: 我是因為付出了很多時間心神而沒有報酬而不高興,還是我自己好勝非要爭到為止? 由案件一開始到埋單說不做其實過去的所有動作在生意上就是功虧一簣,素來自己在案件上敗陣下來的經驗次數幾隻手指數完,敗北原因主要都是沒有別人的親屬長輩關係,這個我認同的,如果我有親戚是作保險理財,我都應該第一時間考慮幫助他,除非對手是我圈子比較熟悉可靠的朋友。

但是經過這兩年的閱讀,我發現不是每一次敗北都有很強烈的感覺。只有一類人我是比較在乎,什麼人呢? 有沒有見過一些人,很具個人魅力,你會預見他們未來會在自己領域上大發異彩,前途具有無限可能性的人。如果我不能捕獲他們,當然我不會活不下來,但或都會低落好一段時間。

既然落空了,交易給別人搶了,那種失落感,原來做什麼都無法彌補,等於我一輩子沒有可能再遇到同一個人,做什麼事都無用,那個情況就似失戀,需要接受事實,只好引用蕭亞軒名曲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 愛得那麼深
於是夢醒了 擱淺了 沉默了 揮手了 卻回不了神
如果當初在交會時能忍住了 激動的靈魂
也許今夜我不會讓自己在思念裡 沉淪」。
最實際應對落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尋上另一個人進入傾談的過程,終究銷售始終不是愛情,即使是來得快去得快都好,沒有人會去怪自己薄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