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的是基督教,下面所講的一切是根據我大學year one的經驗,(或者都有加插之後的想法),可能下面的說話都跟我今天對基督教的理解有一段距離,但反而咁,更認為值得我跟人分享。
當時的自己依然在求學階段,讀什麼呢? 主修地理,一個其實在香港應用性不大的學科,在第一年第一學期,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及學習感到失望,我不明白我何解要讀書,我入大學不是想過那些生活,即使有hall住,有一個好好的義工服務有幸比我參加,我都明白到其實我追求的不是那些快樂,心底總是不太滿足,我的存在其實似乎對周遭無一個太大的貢獻。
一個sem(學期)完結了,我的而且確如我alevel時期的中史老師所說(會考拔尖中大生),所有大學生在第一年都是渾渾噩噩地渡過了。
我一直都在尋找一些意義,尋找一些有趣的人相處,hall的文化不是我想追求的,學會的文化都不是我所尋求,幸好我個人都好有生命力,事情到了第二個sem出現改變。對我而言,我跟很多身邊朋友一樣,都相信世界有所謂的上帝去掌管,但我不認識它,更加無一個方法去得到信仰上的感覺,但我有一些信主的條件。
我在第二個sem有一個想法,如果我要改變世界,令世界變得更美好,我一定要有套價值去持守,如果沒有,其實就算我幾有能耐都好,都只是我一個的意思,終歸都不一定會是一個好結果。
當其時,我認識到今日的女朋友,她其實從來無向我講過耶穌,我更加不會好刻意去問信仰的問題,或者我當時有一個偏見,就是依個女仔識d咩呀,當然她跟我有一些時間是會拿去講講信仰,那時應該是在又一城的Starbucks,因為我有讀post modern後現代主義,所以好奇怪「純種」基督徒點睇,我記得當時我就好似搬紙過紙地講信仰。之後我就不再記得我地幾時有傾信仰,但其實佢的一舉一動經已好吸引我。
第二個人需要去提及,我要講我另一個大學同學Matthew,依個人好奇怪,成日講咩公義,我都幾好奇他信的基督教是咩黎,之後我又拎post modern的內容跟他討論,結果他講咩呢,「其實我地依d信主既幾盲目。」我當時真係有點難以置信,我真是會想「是不是所有信基督教都是烏sir sir」,解唔透就要講「信就信,不信則無」,滿腦子疑問都無法解決,
接著當日,比較一個奇怪經歷,原先當日其實要去開一個會,傾下接下來嘉年華的事,但奇奇怪怪竟然發生會議人數不足,出現流會,在百無聊賴之制,我就到了當晚舉行的佈道會。當晚的牧師向來眾發出一些邀請,我心底本來就不太信神是愛呀,基督耶穌好愛你等等說法。
但那位牧師給我奇怪的感覺,我認為他發出邀請信主時,的確正正回應著我昔日一些對上帝的一些疑惑,我不太記得詳細他說什麼,但意思應該就是以下,他用溫柔的聲線問,如果假設身邊坐著的一個人是上帝,他選擇跟我談話,儘管他過去都用了聖經、許多先知以及耶穌去告訴你,其實我這個心硬的人都有理由不信,即使是過去耶穌時代的人都有人選擇不相信。
但當我細心檢視自己過去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今日之所以自己可以身坐現在原來不是偶然,不是某個人刻意可以去安排,而是很多人在背後湊巧地令我坐在那裡,當日下午我向Matthew問的問題,上帝就是用那位牧師去回應,明明就有活生生的見證,我何苦要去再找證據,當我又去思考我sem two時,我的確發現自己生活因為一些基督徒而變得非常不一樣,我真是要問,是不是應該要比一個機會自己,去相信當中過去有一個造物主去悉心安排 ? 如果不信,又是不是我需要經歷更深刻的事,我才要信上帝是掌管世界那位? 結果我就決志相信這位上帝。
我的信主經歷就是以上,沒有人會在一開始就完完全全認識上帝,正如當日門徙彼得一樣,他跟耶穌都只是為求更多的魚獲,沒有想到原來自己正在參與著上帝的救贖計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